-
股票质押式配资 多家船司相继宣涨3月运价 能否落地?
发布日期:2025-02-22 22:29 点击次数:85“在农历春节前后股票质押式配资,集装箱运输市场一般处于传统需求淡季。”广东国荣物流集团供应链事业部总监廖众喜告诉记者,今年元旦至春节前夕,由于加沙停火谈判传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消息,红海复航预期加剧了运价下跌压力。
节前船司积极降价揽货
据了解,春节假期前各家船司积极降价为春节期间的班次揽货,这使得运费下降较快,从1月初宣涨的5500美元/FEU一路下跌到2500美元/FEU。由于现货市场处于持续揽货下跌的状态,船司实施激进的揽货策略,大货都可以单独审批运价。
“今年春节前船公司的囤货行情没有出现,表明需求不足导致订舱情况不佳,市场货量下滑,船司不得不持续调降现货运价来提高装载率。”业内人士表示,一些货代公司直至1月中旬仍没有接到春节前或假期期间的订单;有部分货代龙头企业接到一些订单,但因订舱出运发货时间周期较短且交易模式采用“背靠背”条款,并没有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。
国荣物流主要从事特种柜集装箱业务,专为国内的大型机械设备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整体跨境出运“一条龙”物流供应链服务。受春节假期影响市场订单量有所下降,同时欧线现货运价也在不断走低。廖众喜告诉记者:“按照公司的业务模式,基本上是先投中标确定客户订单及运价,然后再向船公司进行实际的订舱,在运价持续走低的趋势下,这种业务模式对公司较为有利,所以无需在期货盘面上进行相关的套保操作。”
节后货量恢复成为重点
根据市场调研,节后欧线运输需求增长乏力,货量依旧偏低,船商持续下调2月下旬报价。最新的订舱运价显示,占比较大的小柜和大柜运价分别为1300美元/TEU和2300美元/FEU。
一德期货航运分析师车美超表示,目前北方港口3月线下订舱价格还没出来,货代方面仍在等待船东进一步报价确认,市场询价寥寥,表明需求还未恢复。不过,节后义乌小商品市场外贸订单有所好转,这将对海运需求形成改善预期。
“春节后市场处于传统淡季向旺季过渡的时间节点,虽然短期运价仍呈下行趋势,但随着制造业产能的逐步恢复和外贸出货量的季节性回升,3月起现货运价将进入筑底企稳阶段。”廖众喜告诉记者,国荣物流目前欧线现货出运业务量保持稳定,暂未受到市场情绪波动的实质性影响。
在廖众喜看来,当前国内制造业已进入节后平稳复产阶段,以公司服务的国内头部工程机械企业为例,其海外订单交付节奏已全面恢复。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技术迭代和智能升级,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扩大。
同时,有出口型企业表示,今年下游订单比往年提前,整体复工复产的节奏较快,但是部分节前没走的订单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运的。他们认为,船公司初期宣涨维稳运价的目的是可以达成的,但是涨价的高度有限,节后初期的“发货潮”过去后,对3月下旬运价能否有足够的货量支撑存疑。
“目前看,节后需求恢复情况一般,元宵节刚过不久,下游订单量还没有出现明显增长。按照当前的市场节奏,船司宣涨目标完全落地的难度较大,若配合停航,或许可以落地小部分涨幅。” 海通期货研究所航运组负责人雷悦说。
据介绍,今年长约的签订数量占比不及往年,表明将有部分货物重回即期市场,且已有货主表示将运输计划分散至全年,那么航运市场的季节性走势将继续弱化。
“按照目前的市场节奏,宣涨目标有望延后达成,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过程存在一定滞后性,若3月初市场货量不及预期,那么实际涨价幅度将受限,重点关注需求端改善拐点。”车美超说。
据部分货代企业反映,现货运费在春节假期期间短暂企稳后,节后随着船司运力排班的恢复及航运新联盟的启动,各家船司在2月份依然积极降价揽货。但他们也注意到,节后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上涨和现货运价持续偏弱形成了背离,这可能是地缘局势变化造成的。
在目前现货需求较差的情况下,主流船司均维持宣涨3月运价。“随着企业恢复正常开工,出货量将有所恢复,前期持续走低的运价或逐步企稳,但是能否上涨及上涨的幅度如何,还需要看船公司实际的装载率情况。”廖众喜说。
合理管控运价波动风险
对一些货代公司而言,“背靠背”签署的托运业务并不会因为运价上涨受到影响,相反,若节后陆续复工复产带来需求端改善,运价上涨可能还会提升业务收益。不过,对于和托运人已签订季度约或长协的业务来讲,运价上涨将会侵蚀公司利润,经营风险也将随之增大。
“针对今年海运市场的波动特征,公司已建立起动态化的风险管理机制。”廖众喜表示,在当前地缘政治溢价推高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价格的过程中,公司观察到欧线现货运价与期货市场存在阶段性背离。如果现货运价处于下行或者平稳的通道,公司“先订单锁定+后置订舱”的业务模式是相对有利的。
“我们去年在套期保值方面已积累了一定经验。通过运用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,公司成功规避了因运价持续上涨可能造成的损失。若后续在与船运公司接触、研判现货市场时,明确预判运价将大幅上涨,公司将根据实际现货业务情况开展套期保值操作,以有效管理运价上涨风险。”他说。
“事实上,快速变动的价格对下游货主的出货计划也是有影响的,如果运费快速上涨,对企业的运营利润也会有影响。”一家货主企业表示,公司曾在2024年的常规业务中尝试利用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进行运费套保。 “复盘这几周的期货盘面和现货运价变化,在期货价格低位时通过买入锁定一部分运费成本,可能是比较有效的规避运费暴涨、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。”
此外,也有货代企业表示,当前集运指数(欧线)期货价格快速反弹,从点位对应的价格看已经相对较高,短期继续参与买入套保的意义不大,如果后面期货盘面快速回调,会重新考虑买入套保,对冲运价上涨的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关系紧张,为海运市场增添较大的不确定性,关税政策的调整或将刺激产业链转移。具体来说,车美超表示,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主要影响的航线为跨太平洋干线,对墨西哥加征关税还会波及拉美航线,相关产业航线或向东南亚国家进一步转移,航运企业会调整航线配置来适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市场变化,而航线调整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,船公司也将趁机提涨运价。
“同时,在正式加征关税落地之前,市场还有可能出现抢运现象,对阶段性运价形成支撑。”在她看来,短期加征关税是为了增加谈判筹码,但如果全球范围内关税政策持续加码,将直接导致贸易增长放缓,进而影响航运市场需求。长期来看,不利于航运业的整体发展,需求疲软会导致运价呈现调整行情。现货企业目前对关税风险存在较大疑虑,主要涉及物流模式、新航线等运营压力。
针对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和潜在贸易环境的变化,部分货代企业表示,贸易政策的变化给集运市场带来了挑战和不确定性,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发货节奏变化,这将打破传统的季节性规律。部分货物确实出现了抢运的现象,但大部分的客户选择观望,按照传统的出货节奏推进。
“我们在与客户的交流中了解到股票质押式配资,大家对中国2025年的经济复苏抱有较为乐观的态度。”廖众喜表示,随着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持续发挥作用,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回稳向好的态势。这种积极的经济形势将对集运市场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,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部分外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。